2018年12月4日,我國迎來了第五個國家憲法日,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
說起憲法,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但關于憲法的知識你到底了解多少呢?現整理了一些憲法基礎知識,一起去學習吧。
一、憲法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和職權。
憲法具有.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規都必須依據憲法,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二、新中國憲法的發展歷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了現行的憲法。并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訂。
三、憲法日的由來
中國現行的憲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這個日子對我們意義重大,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將每年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四、設立憲法日的意義
2014年1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指出,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設立“國家憲法日”,是一個重要的儀式,傳遞的是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理念。
設立國家憲法日,不僅是增加一個紀念日,更要使這一天成為全民的憲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舉國上下尊重憲法、憲法至上、用憲法維護人民權益的社會氛圍。
設立國家憲法日,也是讓憲法思維內化于所有國家公職人員心中。權力屬于人民,權力服從憲法。公職人員只有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沒有凌駕于人民之上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和糾正。
五、為什么要設立國家憲法日?
1.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
2.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憲法實施;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六、憲法賦予公民哪些權利和義務?
公民的基本權利主要有:
1.平等權。
2.政治權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和取得賠償權。
6.社會經濟權利。
7.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8.其他方面的權利
公民的基本義務主要有:
1.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
2.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利益;
3.依法服兵役,依法納稅等等。
七、憲法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1.憲法對于國家
憲法作為規定國家.根本、.重要問題的國家根本法,在根本上和宏觀上確定著控制國家權力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一切國家權力均來源于憲法并受制于憲法。
2.憲法對于法律
我國已建立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明確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地位,憲法的統帥作用將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有利于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3.憲法對于社會
只有社會提升了對憲法的敬畏感,監督政府,督促政府,才能推動公權力在憲法和規則的框架內活動,公民的各種合法權益才能得到.大程度的保障。
4.憲法對于每一個人
憲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乎我們一生的方方面面。列寧說過: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大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